今天给各位分享煤层气产量统计显示系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煤层气计量单位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 2、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优选
- 3、煤层气形成与分布
- 4、(四)铁法盆地煤层气地质概况
- 5、煤矿区煤层气评价参数
煤层气录井技术规范
录井设计以地质录井和气体录井为重点,视具体情况可要求工程或其他录井项目。气体录井在煤层气井中应以常规气测为主。
洞穴井井身结构为:Ф245mm表层套管×H1+Ф178mm技术套管H2(煤层顶)+裸眼段(包括口袋)。3)由于煤层承压强度低,技术套管一般不能下到煤层中,防止固井时将煤层压裂,导致后续钻进过程中井壁坍塌。4)从抽排采气角度考虑,套管必须将煤层上部大量出水的地层封堵。
本次探采目的层为3#、5#、11#煤层,根据地层情况,完井工艺采用裸眼-套管完井法,Φ140mm技术套管下至11#煤层顶板之上2m,对3#和5#煤层进行压裂,鉴于测试、固井、射孔、压裂等项工作技术及装备要求高,聘请专业公司完成。
1、本项目采用上述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优选指标体系及标准,对全国煤层气目标区进行优选,结果见表8-7。优选出晋城、吉县-韩城、三交-石楼北、阜新、铁法大兴区等煤层气有利目标区13个,总面积82 万km2 ,煤层气资源量86 ×1012 m3 。现将Ⅰ类区及Ⅱ类区分述如下。 2、这些区域不但有较好煤层气资源量,而且也有有利的渗流条件。国内目前煤层气开发目标区的选择也大致如此,只是研究程度较低。 3、通过统计中国主要煤层气目标区煤层厚度与煤层含气量及单井日产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中高煤阶煤层单层厚度应大于5m,大于5m最有利,低煤阶煤层厚度应大于5m,煤层气开发具有较好效果,大于10m最有利(图4-图4-7)。 4、煤阶以割理发育且生气量较大的气煤—无烟煤3号为最佳(RO为0.7%~0%),具高渗、高吸附饱和度的低煤阶(RO为0.3%~0.6%)区也可作为有利勘探目标。 (8)煤层顶、底板有大于10m的封闭性直接盖层,目标区内煤层段无剥蚀现象,纵向上主力煤层距古剥蚀面厚度大于200m,并具有厚度大、分布稳定的区域性盖层。 1、在煤层露头附近,一方面由于煤层中的CH4逐步向大气排放,造成煤层甲烷含量和压力由深而浅降低;另一方面,由于空气和地下水不断向煤层内渗入,改变着煤层气的原始成分,形成CH4风化带。空气和煤层气的长期缓慢交换,结果就形成了浅部煤层气成分的带状分布。 2、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广泛且丰富,根据煤层气资源评价数据,埋深2000米以内的地质资源量约达36万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占据了全国资源总量的53%,西北地区则占比21%,南方和东北地区的资源量相对较少,分别为13%和3%。 3、本轮资源评价首次评价了青藏盆地群中的扎曲—芒康和昌都含气区带内煤层气地质资源,在该评价区内煤炭资源分布面积约2 192km2,煤炭资源量为26×108t,评价含气面积约601km2,由于勘探程度太低,区内的煤炭资源不明确,仅估算该评价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434×108m3,未评价煤层气可采资源量(图6-表6-2)。 4、煤层气有多种成藏模式,根据中国煤层气勘探实践,对煤层气藏类型划分如下: (1)压力封闭气藏。上覆较厚且分布稳定的泥页岩、膏盐岩作为盖层,煤层上倾方向或侧向上多为岩性尖灭或断层遮挡,由欠压实和蒙脱石脱水等作用形成高压地层,气态烃吸附量大,含气量高,含水性差。 铁法盆地CQ1井对二个煤层7个样品煤层含气量进行了测试,深度5801~6373 m含气量(空气干燥基)为33~48 m3/t,其中4煤平均值10 m3/t,7煤平均值70 m3/t。含气量(干燥无灰基)为81~61 m3/t,其中7煤深6303 m为11 m3/t,4煤平均值为70 m3/t,7煤平均值为03 m3/t。 优选出晋城、吉县-韩城、三交-石楼北、阜新、铁法大兴区等煤层气有利目标区13个,总面积82 万km2 ,煤层气资源量86 ×1012 m3 。现将Ⅰ类区及Ⅱ类区分述如下。 过渡型:煤系发育介于前两者之间,断陷型盆地多属此类。阜新、铁法等盆地的煤层气研究工作表明,个别盆地煤层气具有开发的良好条件,但资源量偏少。 东北侏罗—白垩系中小含气盆地(群)以含下白垩统煤层为主,如三江—穆棱河、蛟河—辽源、松辽含气盆地(群),含上侏罗统煤层为辅,如大兴安岭、辽西含气盆地(群),包括鸡西、七台河、双鸭山、集县、鹤岗、辽源、蛟河、双阳、长春、营城、平庄—元宝山、铁法、阜新13个含气区带,评价面积约3600km2。 1、当有解吸法煤层含气量数据资料时,采空区煤炭资源残留区动态含气量等于煤层含气量中碎前脱气量与碎后脱气量之和;无解吸法煤层含气量数据资料时,采空区煤炭资源残留区动态含气量等于含气量乘以残留气经验系数,残留气经验系数为已知资料区同煤级煤层统计结果(表4-10)。 2、对于开采历史较短、消耗煤层气资源量(抽放量、风排量)数据翔实的矿井,煤层气剩余资源量等于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与消耗资源量之差。未采动区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计算 煤矿未采动区煤层气资源计算采用静态体积法,即煤炭探明储量与煤层含气量之积。 3、盘县土城、盘关向斜二叠系上统煤层含气量与埋深关系相关性非常好(表4-4),回归方程为W=0.272H1/2+0.369,相关系数可达0.8870,但与格木底向斜相比在同一深度上盘县土城、盘关向斜含气量要低,在100m 土城、盘关向斜含气量低于2m3/t,在400m含气量要低于7m3/t,比格木底向斜要少一倍。 煤层气产量统计显示系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层气计量单位、煤层气产量统计显示系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煤层气有利目标区优选
煤层气形成与分布
(四)铁法盆地煤层气地质概况
煤矿区煤层气评价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