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以及煤层气储集层的特点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与美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条件对比

一)中美煤层气地质条件对比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是具有与美国不同的成煤和煤化作用地质条件,地壳运动具有多期叠加性,构造活动具有复杂多样性,因而我国煤层气成藏机理和气藏富集规律均与美国不同,煤层气勘探开发表现出诸多特殊性。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煤层气勘探开发之所以取得成功,首先与其各自盆地的煤层气地质条件是分不开的。近年来,中国在多个地区开展煤层气勘探开发试验,其中晋城、大宁—吉县、宁武、昌吉等地区的煤层气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两国的煤层含气量差异也较大,都有高有底,总体上看来我国的煤层含气量要大于美国。最后,从两国的煤层气资源量看,无论是地质资源量还是可采资源量,我国都大于美国;其中我国计算的资源量是地质资源量,包括了可采资源量,而美国的资源量主要是可采资源量,所以看上去资源量比我国少许多。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澳大利亚煤层气钻井已经运用了水力压裂技术,但是未能取得成功,直至90年代初,煤层气勘探试验都未能取得重大突破。澳大利亚煤层气勘探之所以较长时间未能成功的原因,是未能将引进的美国现代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更好地结合澳大利亚复杂的地质构造条件的实际。

美国煤层气资源主要赋存在1500m以浅的煤层中,其中粉河盆地中的煤层气主要赋存在1000m以浅的煤层中。目前,落基山脉中、新生代含煤盆地群不仅是美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而且是煤层气勘探开发最为活跃的地区。

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煤层气储集层的特点)  第1张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报告

1、“十一五”期间,煤层气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煤层气产能规模扩大,产销量同步上升。以中联公司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石油华北煤层气分公司沁南煤层气田煤层气开发项目和晋城煤业集团煤矿区煤层气开采项目等商业化开发项目竣工投产为标志,我国煤层气开发快速步入产业化初期阶段,煤层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近几年来加拿大煤层气产业发展迅猛,从2003年的1×108m3发展到2005年超过30×108m3,此外澳大利亚、印度近年来煤层气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二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甲烷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温室效应的气体,煤层气(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力是二氧化碳的7倍。据联合国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采煤过程中自然释放的甲烷量每年约194×108m3,占全世界采煤排放甲烷总量的1/3[96]。

4、目前,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晋城煤业集团,累计建成700多口地面煤层气抽采井,形成了2亿立方米/年以上的产气规模。晋城市2000多辆出租车和公交车已改装成为可燃用压缩煤层气的双燃料汽车,当前气价比汽油便宜了一半以上,深受汽车用户欢迎。

中国石油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及发展战略

煤层气勘探可以减少采煤的灾害,减缓对大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煤层气是天然气的一个后备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原新区勘探事业部成立了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专门立项进行煤层气勘探。

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步伐,对减少煤矿瓦斯事故、保护大气 环境、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对煤层气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价格优惠、 税收优惠、开发补贴、资源管理、矿权保护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形成中石油、晋煤集团、中联煤三大煤层气 企业,但目前产业整体规模较小。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稳步推进。中国石油在陕西韩城,山西大宁—吉县、三交区块已完成钻井289口(探井63口,生产井226口),二维地震1260km。2009年提交基本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145×108m3。

因此在我国陆上960万km2和海上近300万km2的广大领域内,应进一步加强勘探挖掘油气的潜力,增加后备储量,其发展方向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参与国外合作”,立足国内,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竞争,使我国油气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年至1982年间,美国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列入天然气开采计划,对13个含煤-煤层气盆地,面积158×104km2,埋深1829m(6000ft)以浅的含煤地层进行了远景资源评价。这些沉积盆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阿巴拉契亚褶皱带、西部的科迪勒拉褶皱带与中部陆块之间的相对稳定区。

煤层气储层测并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内容简介

1、进一步,书中介绍了煤层气储层参数的测井定量计算,如通过体积模型、BP神经网络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储层渗透性进行精确评估。此外,还探索了储层综合评价的方法,特别是在非线性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如神经网络、模糊数学和优化技术在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创新成果。

2、煤层气藏具自生自储的特点,煤层的储集能力成为煤层气是否能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运用煤地质学对煤层气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煤层储集能力包括对吸附气和游离气两种状态煤层气的储集。

3、第4章,讲解了如何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煤层和煤层气层,通过模式识别、孔隙度曲线分析、空间模量差比法和电阻率比值法,提供了实用的识别策略。第5章,介绍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探讨了其原理和应用,为储层评价提供了多维度的评价框架。

4、煤层气消耗资源量由风排消耗资源量和抽放消耗资源量两部分组成。对于煤炭开发历史较长的矿井,要获得自建井以来系统全面的风排瓦斯资料非常困难,尽管瓦斯抽放数据一般保留较为详细。

5、煤储层地质学特征的主要评价参数有构造类型、封盖特征、水文地质、煤厚及稳定性、煤层埋深、煤岩和煤体结构特征等。2 煤储层储集能力特征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的天然气藏,它主要以吸附态储存于煤的微孔系统中,而仅有少部分以游离态或溶解态储存于煤的割理或裂隙系统中。

6、储层描述和评价是煤储层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煤储层孔隙系统及其变质过程演化与数学建模分析、煤储层裂隙发育模型与控制机制、煤的吸附特征的主控因素、煤储层非均质性区域变化及主控因素、高煤级煤储层参数厘定与评价方法、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我国煤炭勘查的几个前沿问题

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煤田地质勘探前沿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完善矿井水防治与保水采煤研究方面来看我国东部一些矿井,随着采深增大,突水事故经常出现,突水量也日益增大。由于这些煤田水文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加之采深不断增大,浅部矿井水治理获得的一些认识往往不适应深部矿井水动力条件。

总局的核心业务围绕“煤炭地质勘查、研究、矿业开发,相关工程施工、服务及专用设备制造”展开,凭借世界一流的煤炭资源勘查技术实力,持续引领全国煤炭地质勘查行业的前沿。展望未来,总局计划在“十一五”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从2010年到2020年,实现战略的全面升级。

瓦斯灾害是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淮南矿业集团,作为我国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其瓦斯含量高且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该集团秉持“生命、资源、环境”并重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瓦斯综合治理战略,形成独具特色的技术体系。

在全世界地质科研领域中,大规模成矿作用及其大型矿集区预测是当今矿产资源研究的重大科学前沿。

这些交流不仅体现在定期的科研合作上,更是体现在共同举办的一系列国际学术会议中,这些会议汇聚了全球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领域的顶尖学者,共同探讨行业前沿问题,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共享与进步。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我国煤炭资源的高效、安全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

1、煤储层排采动态地质效应及机制:本研究方向关注煤层气排采过程中的动态地质效应,研究煤储层的响应机制,为实现煤层气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煤层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徐州 221008 贵州发耳煤业有限公司 贵州六盘水 553017) 摘要:通过发耳煤矿地质背景和含气性数据的分析,对煤层气的赋存特征及其在层序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 六盘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层气富集区,处于黔西、滇东、川南晚二叠世上扬子聚煤盆地的富煤中心地带。

4、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通过对恩洪矿区地质背景、煤储层特征、煤层气赋存特征及控气地质因素的研究,发现该区500~1000m深度煤层煤体结构、孔隙类型、顶底板岩性等条件均有助于煤层气的吸附和保存,但同时也存在渗透率低、储层压力低、煤层非均质性强烈等不利因素。

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层气储集层的特点、复杂地质条件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