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以及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地球上的可燃冰,是怎样产生的?

1、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可燃冰是在0到10℃的温度下产生的,在20℃以上的温度下会分解,变得烟消云散。因此,无论是在海底还是陆地上,永久冻土带都应该满足这一条件。最后,它必须在高压条件下生成。在0℃下,生产可燃冰需要30个大气压力。

2、在0℃时,需要30个大气压才可以生成可燃冰。在原材料、温度、压力三者都具备的条件下,可燃冰晶体就生成了。“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99%,可直接点燃。

3、但是要形成可燃冰这样的形态,需要一定的物理条件。可燃冰在温度低于10度和压力超过30个大气压条件下才可形成,水温越高形成可燃冰需要的压力越大。可燃冰最早发现于极地冰盖和永久冻土层,后来在海底也发现了该资源的存在。在北极可燃冰在水深约300米的地方就可找到,而在热带地区要在水深600米以下才存在。

4、第三,地壳内必须含有天然气,这是形成可燃冰的气体来源,没有天然气的存在,可燃冰便无法形成。这三个条件是相互依赖且不可缺少的。在地球上,海底是可燃冰主要分布的区域,其面积远大于陆地。科学家们估计,陆海之间的可燃冰分布比例大约为1:100。

5、可燃冰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当接触到冰冷的海水和在深海压力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

6、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水合物,它是由海洋板块活动而成的。当海洋板块下沉时,较古老的海底地壳会下沉到地球内部,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便随板块的边缘涌上表面。在深海中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天然气与海水产生化学作用,就形成水合物。这些水合物像一个个淡灰色的冰球,因此称为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和水。可燃冰介绍 可燃冰也被称为天然气水合物或冰油,是一种在极寒条件下形成的天然矿藏。它是甲烷或其他烃类气体与水分子形成的晶体结构,在冰的晶格中储存着大量的天然气。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水和甲烷,化学式为CH·nHO。可燃冰常温下会迅速分解为水和甲烷;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二氧化碳和水,造成的污染远小于煤、石油、天然气等。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CH?·nH?O。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可燃冰,这种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由水和甲烷组成。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它外观像冰,遇火即可燃烧,因此得名“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水和甲烷,化学式为CH·nHO。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化学式为CH4·nH2O。

可燃冰,这种天然气水合物,主要由水和甲烷组成。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一种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它外观像冰,遇火即可燃烧,因此得名“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和水。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一种可燃气体—甲烷,所以它又被称为甲烷水合物。这种天然气水合物的外形很像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被直接点燃。因此,人们通俗而形象地称其为“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甲烷,属于有机化合物。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化学式CH?·nH?O。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

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  第1张

关于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和可燃冰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