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煤层气开发面临的难题与挑战、煤层气储备型技术与发展展望,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报告
1、“十一五”期间,煤层气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煤层气产能规模扩大,产销量同步上升。以中联公司沁南煤层气开发利用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石油华北煤层气分公司沁南煤层气田煤层气开发项目和晋城煤业集团煤矿区煤层气开采项目等商业化开发项目竣工投产为标志,我国煤层气开发快速步入产业化初期阶段,煤层气开发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2、近几年来加拿大煤层气产业发展迅猛,从2003年的1×108m3发展到2005年超过30×108m3,此外澳大利亚、印度近年来煤层气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3、二是煤炭开采过程中排放的甲烷是一种具有强烈的温室效应的气体,煤层气(煤矿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力是二氧化碳的7倍。据联合国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我国采煤过程中自然释放的甲烷量每年约194×108m3,占全世界采煤排放甲烷总量的1/3[96]。
中国石油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及发展战略
煤层气勘探可以减少采煤的灾害,减缓对大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煤层气是天然气的一个后备资源。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在原新区勘探事业部成立了煤层气勘探项目经理部,专门立项进行煤层气勘探。
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步伐,对减少煤矿瓦斯事故、保护大气 环境、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国对煤层气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价格优惠、 税收优惠、开发补贴、资源管理、矿权保护等一系列鼓励政策,形成中石油、晋煤集团、中联煤三大煤层气 企业,但目前产业整体规模较小。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稳步推进。中国石油在陕西韩城,山西大宁—吉县、三交区块已完成钻井289口(探井63口,生产井226口),二维地震1260km。2009年提交基本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1145×108m3。
因此在我国陆上960万km2和海上近300万km2的广大领域内,应进一步加强勘探挖掘油气的潜力,增加后备储量,其发展方向是:“稳定东部、发展西部、开发海洋、参与国外合作”,立足国内,积极参与国外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竞争,使我国油气生产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年至1982年间,美国将煤层气勘探开发列入天然气开采计划,对13个含煤-煤层气盆地,面积158×104km2,埋深1829m(6000ft)以浅的含煤地层进行了远景资源评价。这些沉积盆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阿巴拉契亚褶皱带、西部的科迪勒拉褶皱带与中部陆块之间的相对稳定区。
煤层气勘探开发评价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预探评价阶段、勘探评价阶段和开发评价阶段(图31-2)。 预探评价阶段的目标是选出有利的含煤盆地或地区。煤层气勘探多半是在煤田勘探基础上进行的,煤炭资源普查或煤田地质勘探,积累了大量的可供参考的煤层气勘探资料,煤层气勘探初期应当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资料。
鹤岗盆地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
鸡西盆地主要为气煤、肥煤、焦煤,盆地北部自西向东挥发分增加,煤岩变质程度降低,由瘦煤至气煤,城子河以东煤岩挥发分降低,变质程度增高,由气煤变至焦煤。
稳定型:主要煤系沉积稳定,聚煤作用强烈,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盆地类型,也是煤层气资源量集中地区,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2)活动型:聚煤盆地聚煤作用普遍较差,工业意义小,基本上没有煤层气开发前景。(3)过渡型:煤系发育介于前两者之间,断陷型盆地多属此类。
煤层孔隙性和渗透性直接影响着煤层的储集性能,而且是煤层气开发的控制性因素。鹤岗含气区带HE-0HE-02两口井6个煤层进行试井渗透率测试。最小0.029md,最大值为0.382md,说明东北侏罗—白垩系煤属低渗煤层。
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内容简介
书中还特别关注了煤层气的综合运用技术,这些技术旨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环保与经济的双重效益。对于科技人员来说,这些内容无疑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无论是从事煤层气的直接开采,还是相关工程设计,都能从中获益匪浅。
首先,书中详细阐述了煤层气地质基础知识。包括煤层气的基本特性,煤储层及其基本物理性质,煤储层含气性及其地质控制,以及煤层气的扩散与渗流特性,为后续的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接着,书中简要概述了煤层气勘探技术。
接着,书中详细讲解了煤层气的勘探过程,包括地质调查、地球物理探测等关键技术,为寻找和评估气藏提供科学依据。在了解了煤层气的来源后,书本进一步探讨了气藏工程,涵盖了气藏的开发策略、储量评估和开采设计等内容。钻井工程是关键环节,书中详细描述了钻井技术的应用和优化,确保高效而安全的开采。
经过多年从事煤矿瓦斯地质研究的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瓦斯地质基本理论,而瓦斯地质理论实际上是用于指导煤矿瓦斯管理、预测与煤矿安全生产等逐渐形成的。
这一阶段主要借用美国的技术和经验,但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中国含煤区不太适用,因此未获得突破性进展,但是通过试验,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情况取得了一定的认识,为后来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展了煤层气的勘探试验,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与进展。
关于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现状:煤层气开发面临的难题与挑战、煤层气储备型技术与发展展望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2024-10-19 03:50:53回复
2024-10-19 01:24:11回复
2024-10-19 06:19:00回复
2024-10-19 08:44:20回复
2024-10-19 09:38:4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