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我国风能资源区划分,以及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哪些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风资源主要地区
- 2、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该图...
- 3、我国风能资源是如何分布?
- 4、风能资源
- 5、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
- 6、可以按照风能的大小将中国分为哪三种区域
中国风资源主要地区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其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主要位于西北干旱地区。新疆、内蒙西部风积地貌最为广阔。
京剧 京剧主要分布在北京地区,不过如今已经走遍全世界了,京剧也是中国分元素之一,比如很多的戏班四喜班和春台班等就是以唱曲为主。
阳江小刀年出口额达10亿元,占全国出口量的80%以上,小刀已成为阳江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中国剪刀中心”又落户阳江,小五金已成为阳江的一大特色。 漆器 阳江漆器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之一,具有东方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
第一届就收到来自世界40多个国家地区的作品,5000多份。中国风建筑 “中国风”(更多人称为“中式”)建筑采用的工艺一般为:手工木艺、木雕、砖雕、 石雕、彩绘等,其工艺及造型十分精美,有的已近乎失传。祖宗时代里,“中国风”曾经遍 布神州大地,其风格因南、北、东、西也有一定的差异。
1、图中的①②③区域位于盆地内部,因此风能资源相对较少。而④区域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冬季风影响显著,因此风能资源丰富。 福建沿海地区由于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远,其风能资源的丰富主要受海风和台风的影响。 2、小题1:D小题2:D 本题考查我国的风能资源和读图分析能力。小题1:图示①②③位于盆地内部,风能资源较少,而④位于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受冬季风影响强,故风力资料丰富。小题2:福建沿海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其风能资源丰富主要是由于受海风和台风等影响强。 3、雅鲁藏布江谷底和四川盆地地形较为封闭,风能资源贫乏。黄土高原由图2和上题结论可知,属于风能可利用区。受夏季风、台风,以及台湾海峡地形的狭管效应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 4、中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资料,我国离地10 米高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53亿kW,5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比10米高度多1倍,约为5亿多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5亿kW。 5、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风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拥有广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区,风能资源非常丰富。内蒙古的风能资源占全国大陆39%,其中乌兰察布市可算是内蒙古的风能资源富集区,可利用风能占全内蒙古的25%。 6、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 1、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是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 这一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瓦/米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沿海岛屿的风能密度在300瓦/米2以上,有效风力出现时间百分率达80%~90%,大于等于8米/秒的风速全年出现时间约7000~8000小时,大于等于6米/秒的风速也有4000小时左右。 2、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瓦/米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 3、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与天气气候背景密切相关。从风能资源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风能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 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这一地区的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以上,有的甚至可达500瓦/米。 4、风能资源分布于东南沿海和三北地区,东南沿海因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的热力差异,夏季风和台风丰富;三北地区则得益于地形优势和冬季风源地的强风,风力资源丰富。风电场分布于地形开阔无遮挡的地区,如海岸、山脊、草原、戈壁等。 虽然风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储量大,分布较广,但它的能量密度是比较低的,并且不是很稳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风能可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得到开发并利用。该资源决定了风能的密度以及可利用的风能年累计小时数。 风能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它源自空气流动产生的动能。 风能与太阳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太阳能转化的一种形式。 风是由太阳辐射导致地球表面热量不均,引起大气压力差异,并在水平气压梯度作用下,空气水平移动而产生的。 风能利用需要的要素 风力资源 风力是风能利用的基础。风能是利用风的动能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的过程。因此,具备丰富的风力资源是风能利用的首要条件。风力资源的稳定性和强度直接影响到风能发电的效率。风能转换装置 为了将风能转化为有用的能量,需要相应的风能转换装置。 清洁能源:风能是一种无污染的能源,其在利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因此被视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再生性: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只要有风,就可以利用风能进行发电或提供动力。风是一种持续存在的自然现象,因此风能具有很高的可持续性。 我国风能资源的分布与天气气候背景密切相关。从风能资源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风能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带: 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这一地区的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以上,有的甚至可达500瓦/米。 风能密度的评估计算是风能资源评估的重要方面。风能密度定义为每平方米迎风面积上,如果能够完全利用运动中的空气能量,所能获得的最大功率。其计算公式为:风能密度E(单位:W/m)= 1/2 * ρ * ν,其中ρ代表空气密度,ν代表风速。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区。 华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河北和山西等省份,因其广阔的地形和强劲的风力,成为我国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原因分析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理位置因素。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和广泛分布的地理位置,使得我国拥有了多种多样的气候和地貌,从而孕育了丰富的风能资源。二是天然地貌。我国的岭山地形和沿海地区命运的风暴潮、季风等地形特点使得风能资源区域相对较为突出。三是国家政策因素。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及其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以及青藏高原等地区。这些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最大风能资源区,有效风能密度大于等于200瓦/米2的等值线平行于海岸线。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其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中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内蒙古等省份以及沿海地带。 适宜大规模风力发电的地区包括内蒙古、辽宁、吉林、甘肃、新疆、河北以及沿海等地。 在这些区域中,内蒙古自治区的风能资源最为丰富。 1、黑龙江和吉林东部以及辽东半岛沿海,风能资源区。 2、据国家气象局估算,全国风能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6X105MW,特别是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内蒙古和甘肃走廊、东北、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等部分地区,每年风速在3m/s以上的时间近4000h左右,一些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6~7m/s以上,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3、中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的风能密度可达300瓦/米2以上,3~20米/秒风速年累计超过6000小时。内陆风能资源最好的区域,沿内蒙古至新疆一带,风能密度也在200~300W/m2,3 ~20米/秒风速年累计5000~6000小时。 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在中国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和内蒙古至新疆一带。 4、人们认识风,必须知识风向和风速。习惯上把风的来向定为风向。如西北风,是指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东南风即为东南方向吹来的风。风速是指单位时间空气流过的距离。风速根据风力的大小划分为0—12的13个等级。风速和风级的对应关系可用右表表示。 5、中国于2012年6月发布的国家标准中,根据10米高度处的风速大小,将风力等级划分为18个等级,使用的单位有海里/小时、米/秒和公里/小时,而在中国的台风预报中,常用单位为米/秒。风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 我国风能资源区划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地区有哪些、我国风能资源区划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分为风能丰富区、较丰富区、可利用区和贫乏区。该图...
我国风能资源是如何分布?
风能资源
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地区及原因
可以按照风能的大小将中国分为哪三种区域
发表评论
2024-10-20 06:52:1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