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煤层气的主要成分分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煤层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二)沁水盆地煤层气成藏条件分析

1、煤层埋深均为500 m条件下,最高含气量屯留和韩庄为15~17 m3/t,阳城为38 m3/t。煤层埋深增加含气量增大,韩庄为贫煤(Ro,max8%~4%),煤层埋深510~620 m含气量为15 m3/t,埋深550~780 m含气量为17 m3/t,埋深620~920 m含气量为19 m3/t。

2、沁水盆地是处于隆升构造背景下早期沉积晚期成盆的含煤盆地,具有较高的区域地热场背景,含煤岩系变质程度较高,是制约煤层气可采性的不利条件,但从煤岩储集层综合分析还有诸多有利因素。

3、二)成藏条件 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热演化程度高,生气量大,含气量高 煤层总厚度大多在5m以上,区内煤层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石炭—二叠系山西组3号和太原组9号煤厚度稳定,在盆地内分布广。沁水盆地煤的变质程度普遍较高,R0值一般在5%~5%之间,煤阶主要为无烟煤Ⅲ号、贫煤和瘦煤。

4、煤层气成藏过程与成藏机制 沁水盆地的构造发展经历了前古生代的盆地基地发育形成阶段及新生代的边缘改造阶段。上古生界有利的成煤环境形成了厚且连续稳定的煤层,构成了煤层气富集成藏的物质基础。

5、煤层气成藏条件 晋城地区煤层变质程度高,Ro:6%~8%,含气量普遍较高,一般15~24m3/t,含气饱和度为541%~100%。 区内煤的主力煤层埋藏深度在150~1300m之间,厚度一般5~7m,煤层顶板多为泥岩和粉砂质泥岩,封盖能力较强,对煤层气保存有利。

6、沁水煤层气田处于气体运移的区域指向,而煤层由于上覆50m厚的泥岩盖层,封盖条件好,受北西—南东两个方向的侧向水封堵,在樊庄—潘庄一带为局部滞流水环境,形成构造变形差异聚集承压水封堵煤层气藏,水的总矿化度较高,气藏的δ13C1重,一般为-28‰~-30‰,具原始气藏特征。

煤层气的组成

1、煤层气的化学组分有烃类气体(甲烷及其同系物)、非烃类气体(二氧化碳、氮气、氢气、一氧化碳、硫化氢和稀有气体氦、氩等)。其中,甲烷、二氧化碳、氮气是煤层气的主要成分,尤以甲烷含量最高,二氧化碳和氮气含量较低,一氧化碳和稀有气体含量甚微。

2、煤层气,亦称煤层甲烷,在煤矿生产中常被称为瓦斯,是一种主要由烃类气体组成的清洁能源。 煤层气的化学组成因地质条件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中甲烷的体积百分比通常在80%以上。除了甲烷,煤层气还含有二氧化碳、氮气以及少量的重烃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和微量的稀有气体。

3、煤层气的意思是也称煤层甲烷,在煤矿生产中又称瓦斯,是一种组成成分为烃类气体的清洁能源。化学组成: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生成的煤层气化学组成有较大差异,煤层气中甲烷的体积百分比一般在 80%以上,除了甲烷,煤层气中还有二氧化碳、氮气、少量的重烃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微量的稀有气体。

4、煤矿瓦斯,亦称为煤层瓦斯或煤层气,主要由甲烷、二氧化碳和氮等气体组成,是从煤和围岩中释放出的混合气体。 瓦斯是煤矿作业中的重大安全隐患,它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在瓦斯浓度达到空气中的5%-16%时,一旦接触到火源,便会引发爆炸,导致灾难性后果。

5、可以。根据查询东方财富网显示,煤气层可以替代天然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2KG标准煤,与天然气相当,可以实现混输混用,这是煤层气替代性之一。又称煤层瓦斯(gasofcoalseam)、煤层气。从煤和围岩中逸出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氮等组成的混合气体。

6、煤层气主要由95%以上的甲烷组成,另外5%的气体一般是二氧化碳或氮气[27],而天然气主要成分也是甲烷,其余的成分变化较大。两种气体均是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可以混输混用。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分析(煤层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  第1张

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1、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煤的伴生矿产资源,属非常规天然气,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崛起的洁净、优质能源和化工原料。

2、煤层气名词解释是:煤层气是指储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部分游离于煤孔隙中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煤层气 :煤层气是与煤伴生、共生的气体资源,指储存在煤层中的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要成分,属于非常规天然气。

3、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是主要存在于煤矿的伴生气体,也是造成煤矿井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成煤过程中经过生物化学热解作用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固岩的自储式天然气体,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它是优质的化工和能源原料。煤层气是热值高、无污染的新能源。

4、根据查询东方财富网显示,煤气层可以替代天然气,煤层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2KG标准煤,与天然气相当,可以实现混输混用,这是煤层气替代性之一。又称煤层瓦斯(gasofcoalseam)、煤层气。从煤和围岩中逸出的甲烷、二氧化碳和氮等组成的混合气体。

5、温室气体甲烷。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温室气体甲烷,如果能在采煤前将煤层气开采出来,那么既能从根本上消除矿井瓦斯灾害的隐患,大大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又可以减少甲烷气体及其他污染物排放,保护气候环境。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发利用煤层气可谓一举多得,利国利民。

煤层气、焦炉煤气、天然气和煤制天然气的比较

天然气是天然矿藏,煤制天然气是把煤转换为气态清洁能源。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两者同质应该同价。成本煤制天然气略高。焦炉煤气,又称焦炉气。是指用几种烟煤配制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过高温干馏后,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由氢气和甲烷构成,分别占56%和27%。

煤气是以煤为主要原料由工厂经化学反应制得的,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和甲烷。其中,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通常所说的煤气中毒,其实是指一氧化碳中毒。而且煤气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使用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瓦斯:煤炭在高压和厌氧条件下产生的气体,主要成分为甲烷,吸附在煤体上形成煤层气,热值与常规天然气相当,是一种洁净能源。我国煤层气储量巨大,位居世界第三,相当于450亿吨标煤。 煤层气:国内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甲烷气储量约为35万亿立方,几乎与常规天然气储量相当。

煤成气的基本特征

含煤地层中暗色泥岩的δ13C值与煤极为相近,平均值为-260‰,亦较偏重,是腐殖型(Ⅲ型)干酪根的碳同位素相对富集13C的典型特征。 表5 生气岩热模拟实验生成烃类气体成分及含量数据 % 国内外有关研究(戚厚发,1985)表明,煤成气和油型气的δ13C1值存在着随源岩成熟度的加深而增大的规律。

这种天然气的来源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煤层内富含的有机质,二是岩层,特别是暗色泥岩中分散存在的有机质所生成的天然气。由于煤层中含有一定量的腐泥质,因此在煤成气中,甲烷是主要成分,但可能还含有腐泥型天然气的成分。

煤成气之所以归类于常规天然气范畴,是其具有与常规天然气成藏类似的基本特征,但其生气源岩是煤系地层,而不是一般的生气(油)源岩,同时还必须要有与生气源岩相匹配的具有良好孔隙渗滤条件的储集层。煤层气藏是以煤岩层作为生气源岩,同时煤岩层又是储集层,烃类气体在储集层中的储存方式是以吸附状态为主。

中国含煤地层煤成气储集层具有5个基本特点。 1)除个别浅海碳酸盐岩型煤田之外,我国大部分煤田含煤地层中的储集层均以各类砂体为主。 2)我国含煤地层中的砂岩储集层,总体特征为物理性质普遍较差,且时代愈老,物理性质愈差。

按照煤成气储存体岩石的性质、运移特性、聚散性和工业意义等,可将煤成气划分为煤层(中)气和煤出气两大类。

在气、肥煤、焦煤阶段,油、重烃和甲烷各自均有一次产出的高峰期。 图1 煤的成烃模式和有关演化特征 (据张新民等,1991,有修改) 3 热裂解气生成阶段 本阶段为贫煤和无烟煤阶段即Rmax9%,或0%,在高温(250℃)条件下,残余干酪根、液态烃和部分重烃裂解形成甲烷,为重烃气含量极低的干气。

煤层气的特征

国内测试资料表明,煤层气δ13C1变化于-78‰~-28‰之间,分布范围广,同位素组成总体上偏轻,而且不同地区、不同地质时代和不同煤阶煤中的δ13C1分布特征亦有所不同。就地区而言,华北煤层气δ13C1为-78‰~-28‰,东北煤层气δ13C1为-68‰~-49‰,华南煤层气δ13C1为-68‰~-25‰(图4-6)。

煤层顶底板封闭性好、分布稳定、完整性较好,有利于煤层气保存 吐哈盆地的聚煤沉积体系主要有滨浅湖相、沼泽相和河流相。浅埋区部分厚煤层顶板多以封闭性能极佳的泥岩为主,底板细、粗碎屑岩兼有,顶板的良好封闭性使煤层中的煤层气难以向外逸散,对煤层气的保存有利。

一)煤层气地质特征 含煤地层及煤层 盆地的沉积盖层从下往上依次为:下侏罗统的布达特群、东宫组;上侏罗统的兴安岭群;下白垩统的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和伊敏组;上白垩统的青元岗组及上新统的呼查山组。沉积主体是下白垩统。

一)煤层气地质特征 含煤地层及煤层 本区发育地层有:石炭—二叠系(C-P)、侏罗系(J)、白垩系(K)、古近系(E)、新近系(N)及第四系(Q),包括中下侏罗统阿拉坦合力组和下白垩统巴彦花群两套含煤地层。

关于煤层气的主要成分分析和煤层气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