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火力发电厂油漆保温设计技术规程,以及火力发电厂保温施工验收规范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被什么规范替代了

火力发电厂设计的关键标准规程,即大家熟知的大火规,其最初的版本DL5000-2000的部分内容已被新的规范GB500660-2011《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所取代。这意味着,虽然DL5000-2000的部分内容不再适用于最新的设计要求,但GB500660-2011已成为当前火力发电厂设计的主要依据。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废止后执行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被DL5053-2012和DL5454-2012两标准代替了,新标准开始执行时间是2012年3月1日。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规程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废止后执行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3 发电厂各建筑物、构筑物之间的最小间距按表3的规定执行。

火力发电厂设计的关键标准规程,即大家熟知的大火规,其最初的版本DL5000-2000的部分内容已被新的规范GB500660-2011《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所取代。这意味着,虽然DL5000-2000的部分内容不再适用于最新的设计要求,但GB500660-2011已成为当前火力发电厂设计的主要依据。

火力发电厂油漆保温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保温施工验收规范)  第1张

管道标识国家标准

管道标识国家标准包括:国标(强制执行),管道全长标识,以长方形识别色标牌标识,两个标识之间的最小距离为10米,包括管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转弯处、阀门和穿墙孔两侧等。ANSI标准则建议在直管道状态下每隔25至50进行一次标识,一般每隔10米以上距离贴一套,拐弯、穿墙、阀门、交叉口各贴一套。

国家管道标识规范:为了便于工业管道内的物质识别,确保安全生产,避免在操作上、设备检修上发生误判断等情况,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范。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生产中非地下埋没的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管道。

管道流向的标识应采用带箭头的色环,其宽度应与管道直径成比例。 当管道为直线时,相邻标识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少于10米。 标识应覆盖管道的起始点、终止点、交汇点、转弯处、阀门以及穿墙孔两侧等关键部位,并在其他必要位置进行标识。

国家管道标识标准详解: 标识目的:为确保工业管道内物质的有效识别,避免操作和维护中的混淆和事故,特制定本标准。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管道的识别色、标识符号和安全标志,适用于工业生产中所有非埋地敷设的气体和液体输送管道。

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目录?

1、范围:规定了该规程适用的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的具体领域和条件,明确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举了所有参考资料和标准,确保设计过程中遵循行业公认的最佳实践和法规。 术语和符号:为理解和使用规程设定了统一的术语和符号,便于设计师和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

2、这部规程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于2007年12月1日首次发行。该规程共包含126页的内容,字数达到了103,000字,详细阐述了保温油漆在火力发电厂中的应用和设计标准。印刷时间也是在同一天,采用了16开本,使用胶版纸制作,确保了信息的清晰和质量。

3、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2004年发布的项目计划(发改办工业[2004]872号)的要求,对原有的DL/T 5072-1997进行了修订。此次修订主要涉及保温和保护材料的选择方法,以及对油漆和防腐部分进行了详尽的补充和更新。

4、《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072—1997 第0.5条规定; 环境温度不高于27℃时,设备和管道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50℃;环境温度高于27℃时,保温结构外表面温度可比环境温度高25℃。

5、目前国家对“管道标识”“标示颜色箭头”等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 5072—1997,规定过统一的管道标识标准。也可以供其它行业参考使用。其中第3条对设备、管道油漆涂料的颜色做出了集体的规定。

火力发电厂油漆保温设计技术规程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火力发电厂保温施工验收规范、火力发电厂油漆保温设计技术规程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