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煤层气开采工艺特点,以及煤层气开采工艺特点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淮北矿区煤层气综合抽采技术

淮北矿区煤层气抽采技术是基于煤层气资源的长期利用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主要包括控制矿区煤层气压力、提高煤层气产量、加速气井排水、利用地热和光伏等多项技术措施。控制矿区煤层气压力主要是通过采取合理的煤层气开采计划和一系列调控措施,调整煤层气压力,避免过度采出导致气井失灵等问题。

可见,通过CDM机制引进资金和技术支持,会促进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截至2007年6月12日,我国已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煤层气领域的CDM项目共25个(表5-13)。其中淮北矿业集团海孜、芦岭瓦斯发电项目,2007年2月18日通过联合国网上公示,得到正式批准并注册,成为中国首个注册成功的煤层气(矿井瓦斯)CDM项目[113]。

淮北矿区主要矿井煤层气资源量合计 1282×108m3,可采煤层气资源量合计382×108m3。在煤层气资源总量中,消耗资源量294×108m3,占188%;剩余煤层气资源量1088×108m3,占812%。消耗的煤层气资源量由抽放消耗量和风排瓦斯消耗量两部分组成。

从目前煤层气开发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开采的地质条件、资源状况等方面考虑,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即认为不适合进行煤层气地面钻采: (1)储盖层条件。一定的煤层厚度是煤层气储量的基础。煤层太薄,煤层气量太少,不适合煤层气的开发。

我国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共性与差异性

1、尽管煤层气和页岩气在气体的来源与赋存层位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富集特征、运移过程及开发技术方面具有一些共性。煤层气的富集主要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页岩气的富集是以吸附或游离状态存在于高碳质泥页岩中。

2、摘要:页岩气是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但是页岩气藏储层结构复杂,多为低孔、低渗型,开发技术要求很高。

3、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三者之间的差异点 常规天然气以游离赋存为主,蕴藏在地下多孔隙岩层中,主要存在于油田和天然气田,也有少量出于煤田。其开采时一般采用自喷方式采气、排水式采气,开采技术较简单。

4、页岩气属于二次运移气藏,储藏在裂隙的砂岩中,主要成分是甲烷俗称天然气。一般含气岩层埋深在1000米以深,属于非常规能源。煤层气,俗称甲烷瓦斯,是煤层中自生自储型的气体资源,是煤矿开采时首要进行安全通风处理的对象。一般赋存在风化带一下至1500米的范围内,属于非常规能源。

5、从字面上很好理解!页岩气是在岩石层存在的天然气,美国页岩气储藏量巨大,气藏深度较浅,易开采,我国气藏较深,产业化成本太高;煤层气是在煤矿藏中存在的天然气,在采煤之前先抽取的天然气就是煤层气,在采煤过程中收集的煤层气,通常称为矿井气。

煤层气成藏条件、开采特征及开发适用技术分析

1、摘要:煤层气成藏模式可划分为自生自储吸附型、自生自储游离型、内生外储型;煤层气成藏期可划分为早期成藏、后期构造改造成藏和开采中二次成藏,特别指出了开采中二次成藏的条件。

2、由此可见,这三套地层的地下水特征明显不同,水文地质特征具有独立性、封闭性,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

3、受构造运动影响,煤层气保存条件较为复杂 塔里木盆地属压扭性盆地,构造运动强烈,褶皱与断裂发育,煤层气保存条件较为复杂。

4、二)成藏条件 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热演化程度高,生气量大,含气量高 煤层总厚度大多在5m以上,区内煤层气勘探主要目的层石炭—二叠系山西组3号和太原组9号煤厚度稳定,在盆地内分布广。沁水盆地煤的变质程度普遍较高,R0值一般在5%~5%之间,煤阶主要为无烟煤Ⅲ号、贫煤和瘦煤。

5、二)成藏条件 煤层厚度大、分布广泛,煤产气率较高,煤层气生成量可观 中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西山窑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其中,八道湾组为主要含煤地层组之一,共含煤层2~38层,一般4~24层,平均煤层厚度4~67m;西山窑组总体含煤2~38层,一般含煤5~25层,平均煤累厚8~55m。

煤层气开采工艺特点(煤层气开采工艺特点是什么)  第1张

关于煤层气开采工艺特点和煤层气开采工艺特点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